1. 熵的定义式(克劳修斯定义)
公式
dS=Tδqrev
对于一个有限的过程,其积分形式为:
ΔS=∫ifTδqrev
详细解释
-
公式意义:这个公式是熵(Entropy)这个热力学量的数学定义。它表明,一个系统的微小熵变 dS 等于其在可逆过程中吸收的微小热量 δqrev 除以该过程发生时的热力学温度 T。
-
符号解释:
- dS 或 ΔS:代表系统的熵的无穷小变化或有限变化。熵(S)是描述系统内部微观状态混乱程度或无序度的物理量。至关重要的是,熵是一个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意味着它的变化值 ΔS 只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而与具体经历的路径无关。
- δqrev:代表在可逆过程(Reversible Process)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无穷小热量。
rev
下标是此公式的关键,它强调了必须是可逆过程中的热量。可逆过程是一个理想化的、无限缓慢进行的过程,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无限接近于平衡状态。
- T:代表系统在进行热交换时的热力学温度(即绝对温度),单位是开尔文(K)。
-
核心思想:尽管一个现实中的过程可能是不可逆的,但为了计算由该过程引起的系统熵变 ΔS,我们必须构想一条连接相同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的可逆路径,并沿着这条理想路径来计算 ∫δqrev/T 的值。计算结果就是该过程的熵变,因为熵是状态函数。
具体数值示例
-
问题:计算1摩尔(约18克)的冰在0℃(273.15 K)和标准大气压下完全融化成水时的熵变。已知冰的摩尔熔化焓 ΔHfus=6.01kJ/mol。
-
说明:在恒定温度和压力下的相变过程(如融化、沸腾)可以被认为是可逆过程。在此过程中,温度 T 保持不变。
-
步骤:
- 确定公式:由于温度 T 是常数,积分公式可以简化为 ΔS=Tqrev。
- 确定热量 qrev:在恒压条件下,可逆热 qrev 等于焓变 ΔH。因此,qrev=ΔHfus。
- 代入数值:
- qrev=6.01kJ/mol=6010J/mol
- T=0+273.15=273.15K
- 计算熵变:
ΔS=273.15K6010J/mol≈22.0J/(mol\cdotpK)
-
结论:1摩尔冰在0℃融化成水时,其熵增加了约 22.0J/(mol\cdotpK)。这个正值反映了水分子的排列从固态(有序的晶格)变为液态(无序的流动状态),系统的混乱度增加。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普适表达式(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公式
ΔStotal≥0
其中,总熵变是系统和环境的熵变之和:
ΔStotal=ΔSsystem+ΔSsurroundings
详细解释
具体数值示例
-
问题:一个50克的铜块(系统),初始温度为100℃(373.15 K),被放入一个巨大的、温度恒为25℃(298.15 K)的绝热容器中的水中(环境)。计算这个过程的总熵变,并判断其是否自发。铜的比热容 Cp 约为 0.385J/(g\cdotpK)。
-
说明:我们需要分别计算铜块和水的熵变,然后求和。
-
步骤:
-
计算系统(铜块)的熵变 ΔSsystem:
铜块的温度从 T1=373.15K 降至最终与水相同的温度 T2=298.15K。
ΔSsystem=∫T1T2TmCpdT=mCpln(T1T2)
ΔSsystem=(50g)×(0.385J/(g\cdotpK))×ln(373.15298.15)≈19.25×(−0.225)≈−4.33J/K
系统熵减小,因为温度降低,热运动减弱,有序度增加。
-
计算环境(水)的熵变 ΔSsurroundings:
首先计算铜块放出的热量:
qsystem=mCp(T2−T1)=50×0.385×(298.15−373.15)=−1443.75J。
环境吸收的热量为 qsurr=−qsystem=+1443.75J。
由于水是巨大的热库,其温度可视为恒定在 Tsurr=298.15K。因此,对环境而言,吸热过程是等温的。
ΔSsurroundings=Tsurrqsurr=298.15K1443.75J≈+4.84J/K
-
计算总熵变 ΔStotal:
ΔStotal=ΔSsystem+ΔSsurroundings=−4.33J/K+4.84J/K=+0.51J/K
-
结论:由于总熵变 ΔStotal=+0.51J/K>0,这个过程是自发的、不可逆的。
3. 克劳修斯不等式
公式
dS≥Tδq
详细解释
具体数值示例
-
问题:1摩尔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从体积 V 膨胀到 2V。分别考虑可逆绝热膨胀和对真空的不可逆绝热膨胀(焦耳实验),并用克劳修斯不等式进行验证。
-
说明:我们将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的 ΔSsystem 和 ∫Tδq。
-
步骤:
-
情况一:可逆绝热膨胀
- 过程特点:可逆且绝热,所以 δqrev=0。
- ∫Tδq=∫T0=0。
- 根据熵的定义,ΔSsystem=∫Tδqrev=0。
- 验证:ΔSsystem=0,∫Tδq=0。因此 0=0,等号成立,符合克劳修斯不等式 dS≥Tδq 对于可逆过程的描述。
-
情况二:对真空的不可逆绝热膨胀
- 过程特点:不可逆且绝热,所以 δqirrev=0。
- ∫Tδq=∫T0=0。
- 计算 ΔSsystem:这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我们知道,对真空膨胀,w=0;又是绝热的,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q+w=0。对于理想气体,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 ΔT=0。为了计算熵变,我们设计一条可逆等温膨胀路径来连接相同的初末态。
ΔSsystem=nRln(VinitialVfinal)=(1mol)×(8.314J/(mol\cdotpK))×ln(V2V)≈+5.76J/K
- 验证:ΔSsystem≈+5.76J/K,而 ∫Tδq=0。因此 +5.76>0,不等号成立,符合克劳修斯不等式对于不可逆过程的描述。
-
结论:克劳修斯不等式准确地描述了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在熵变和热交换关系上的根本区别。
4. 理想气体任意过程的熵变公式
公式
ΔS=nCvln(T1T2)+nRln(V1V2)
详细解释
-
公式意义: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公式,用于计算 n 摩尔理想气体(Ideal Gas)从初始状态 (T1,V1) 变为最终状态 (T2,V2) 时系统的熵变。
-
符号解释:
- ΔS:理想气体系统的总熵变。
- n:气体的物质的量(摩尔数)。
- Cv:气体的摩尔定容热容。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如He, Ne, Ar),Cv=23R;对于双原子理想气体(如O₂, N₂,忽略振动),Cv=25R。
- R:理想气体常数,R≈8.314J/(mol\cdotpK)。
- T1,V1:系统的初始温度和体积。
- T2,V2:系统的最终温度和体积。
-
核心思想:此公式的推导完美体现了“设计可逆路径”的思想。任意一个从 (T1,V1) 到 (T2,V2) 的过程,其熵变可以通过一条两步可逆路径来计算:
- 等容升温(从 T1 到 T2):此步熵变为 ∫T1T2TnCvdT=nCvln(T2/T1)。
- 等温膨胀(从 V1 到 V2):此步熵变为 ∫V1V2TpdV。利用 p/T=nR/V,熵变为 nRln(V2/V1)。
将这两步的熵变相加,即得到总公式。
具体数值示例
-
问题:2摩尔的氮气(N2,视为双原子理想气体)从27℃(300 K)、20升的状态,被加热并膨胀到127℃(400 K)、40升。计算该氮气系统的熵变。
-
说明:氮气是双原子分子,其摩尔定容热容 Cv≈25R。
-
步骤:
-
确定参数:
- n=2mol
- T1=300K, V1=20L
- T2=400K, V2=40L
- R=8.314J/(mol\cdotpK)
- Cv=25R=25×8.314=20.785J/(mol\cdotpK)
-
计算温度项的熵变:
ΔST=nCvln(T1T2)=(2mol)×(20.785J/(mol\cdotpK))×ln(300400)
ΔST≈41.57×ln(1.333)≈41.57×0.287≈+11.93J/K
-
计算体积项的熵变:
ΔSV=nRln(V1V2)=(2mol)×(8.314J/(mol\cdotpK))×ln(2040)
ΔSV=16.628×ln(2)≈16.628×0.693≈+11.52J/K
-
计算总熵变:
ΔS=ΔST+ΔSV=11.93J/K+11.52J/K=+23.45J/K
-
结论:在此过程中,氮气系统的总熵增加了 23.45J/K。升温和膨胀都导致了系统混乱度的增加,因此两个熵变项都是正值。
5. 热机效率
公式
通用定义式:
η=∣qH∣∣w∣=1−∣qH∣∣qC∣
卡诺效率 (理论最大效率):
ηmax=ηCarnot=1−THTC
详细解释
具体数值示例
-
问题:某地热发电站利用地下 150℃ 的热水(高温热源)产生蒸汽来驱动涡轮机,并使用地表 15℃ 的河水(低温热源)进行冷却。计算该发电站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大效率。
-
说明:理论最大效率即为卡诺效率。计算前必须将摄氏度(℃)转换为热力学温度(K)。
-
步骤:
-
转换温度单位:
- 高温热源温度 TH=150+273.15=423.15K。
- 低温热源温度 TC=15+273.15=288.15K。
-
代入卡诺效率公式:
ηmax=1−THTC=1−423.15K288.15K
ηmax≈1−0.681=0.319
-
结论:该地热发电站的理论最大效率约为 31.9%。这意味着,即使设计得再完美,每从地下热水中吸收 100J 的热量,最多也只能将其中的 31.9J 转化为有用的电能,其余至少 68.1J 的热量必须作为废热排放到河流中。实际发电站的效率由于各种不可逆损失(如摩擦、漏热)会比这个值更低。